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一千〇三十一章 意料之外(2/2)

而他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私有化,说白了就是卖卖卖,把国家的资产清仓大甩卖,不就有钱了嘛。

对以盖达尔为代表的年轻改革家们来说,“私有化”既是目标,也是手段,似乎他们真的相信“私有化”是一剂良药,只要实行了“私有化”,联邦经济就能药到病除。

按照他的计划,首先进行“小私有化”,然后进行“大私有化”。

小私有化的内容是在今年年内完成50建材企业、批发商业和公共饮食业,65得食品工业、零售商业和70得轻工、建筑和汽车运输与修理业私有化。

小私有化的主要形式为拍卖、商业投标、租赁和股份制,主要面向劳动集体、自然人和法人。

只是,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骨感。

小私有化实行将近一个月,盖达尔想象中的俄国人民蜂拥抢购的场景并没有发生。

造成小私有化“雷声大雨点小”的原因有很多,最主要的有两点,一是老百姓手里没钱,肚子都填不饱,谁他娘的有闲钱去买工厂企业;二是大家对私有化缺乏必要的信心,那些有钱的有能力的人,大多持币观望。

盖达尔已经意识到了经济改革有失败的可能,早就没了刚上任第一副总理时的信心。

但他却不能退,也无法退。

他很清楚,作为一个靠向尼古拉耶维奇吹牛从而得到赏识的“佞臣”,他没有任何退路,即便知道前方是万丈深渊,他也必须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。

自己挖的坑,含着泪也要往下跳!

现在他面对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,就是俄联邦的外债。

20世纪70年代起,受粮食短缺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的影响,苏联开始大量向巴黎俱乐部的西方国家借债,主要用来进口粮食。

苏联解体时,遗留了包含利息在内的外债1045亿美元,俄联邦承担了前苏联6134的外债,总计641亿美元。

苏联解体至今,俄联邦不仅旧债一分没还,而且还不断举借新债,三个多月时间,外债规模突破了700亿美元。

由于俄经济形势持续恶化,无力偿还到期债务,只能采取通过谈判重组债务的方式缓解。

西方国家为了表现对尼古拉耶维奇政府的“友好”和“支持”,今年1月份巴黎俱乐部与俄联邦达成协议,将在1991年1月1日前形成的并应在1991年12月到1992年3月间偿还的债务延期。

也就是说,西方国家只给了俄联邦和亲爱的尼古拉耶维奇先生三个月的喘息期,从1992年3月份开始,俄联邦就必须要支付债务的本金和利息了。

现在3月份已过了大半,可盖达尔面对空空如也的国库和汇率暴跌的卢布,愁得掉头发。

别说偿还本金了,就连利息都还不上!

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举债,不管是钱是从哪来的,需要付出什么代价,只要能借到钱就行。

盖达尔觉得眼下就是个好机会。

@书本网 . www.bookbenz.net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书本网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