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三百二十六章 长安行(2/2)

现任大老板都忍不住问道,杜鹃文化这一年实在是惊艳了太多人。

张青举例道:“譬如对员工的奖罚制度。奖就不多说了,说一下罚。目前而言,杜鹃还没有发生过一例员工偷懒缺勤而惩罚的事件,但是发生了超过数百件因员工违反轮值制度,过多加班,而被通报批评的事件。”

“你先等一下……我没听错吧?员工过多加班,还会被通报批评?你这是在放卫星,还是言语不实?”

一个分管工厂整改,包括破产重组的老板头脑有些晕,皱眉发问道。

张青笑了笑,道:“是真的。因为杜鹃旗下的工厂,加班费非常高,甚至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薪水。杜鹃认为,超额的工作,带来的是超额的利润,自然应该与员工分享这份收获。靠加班来压榨工人的劳动力来创造财富,是不道德的,也是违法的。但是,也因为这样,员工加班的意愿有些过高,公司不得不下文件约束。”

“是给不起加工费?”

老同志追问道。

张青摇头道:“不是,产品有足够的利润,支付得起加工费。是为了员工的生命健康考虑。这个文件,在公司各工厂还有数百家门店的执行中,遇到的阻力之大,超乎想象。工人们根本不理解,甚至愤怒反对,但我们无法妥协。

因为公司不会只开一天、一年,我们要为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后来思考。我们希望我们的员工能健康、快乐的工作上几十年,而不是过早的消耗了身体本钱。

还有带病上岗的,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也不肯请假,坚持上岗的,杜鹃都不提倡。

另一方面,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,也保证足额及时的发放,绝不拖欠,所以生产效率很高。

思想,慢慢统一了起来。公司以人为本的文化,逐渐建立了起来,员工对公司的认可度,也不断提升,几乎重现了当年视工厂为家的伟大精神。”

这和后来国营厂子里的工人视工厂为家,啥都往家搬的精神是不同的……

大老板们听完后感慨良多,但也有很清醒的,道:“杜鹃文化我知道,今年被部里点名表扬,立为典型。可是你们的专辑、电影还有那什么周边,都有销量啊,所以才能这样做。没法复制啊……”

提到复制张青就头大,陕地国营印刷厂,复制起海报来堪称一绝,哪里没法复制……

不过这话眼下自然不好提,他也不再多言。

徐老则看着他道:“成功果然没有侥幸。我原本还想以秦二世为例,劝你以克人之心克己,以容己之心容人,担心你少年得志、年轻气盛,骤登高位不能容人。没有想到……果然是少年奇才。我们国家,多些你这样的年轻人,必然会更加兴旺!”

张青鞠躬致谢。

时间短暂,三个小时后,张青搀扶乔北严登上飞机,继续西行。

吃了些东西后,乔北严笑道:“难怪俞世勋他们好大的魄力,几百亿几百亿的往大陆投,现在能看出些名堂来了。”

钟曲也点头道:“能够聆听一个年轻人的话,好难得。”

是很难得,正如徐老担忧张青年少得志,不能容人一样,人性就是如此。

位置太高的人,很难再虚怀若谷,接受异己之见。

但今天这些老同志们,显然大都在认真思考张青之言。

李芳洁好笑道:“之前我其实不看好大陆的,以为青仔只是个例。现在听你们这样一说,我也觉得,这个地方恐怕真的要腾飞啊。”

张青则好奇道:“六叔六婶,你们怎么不投资内地市场?俞世勋他们连高速公路都投资,过几年跟印钞机一样昼夜不停的赚钱。大陆这么多人,哪怕按照现有的经济增速再发展上几年,这个市场都庞大到让人无法忽视。”

乔北严目光看向窗外,笑道:“我都这么大年纪了,子孙也不在身边,冇兴趣接我产业。我守一个TVB都好辛苦,何必再开辟新市场?要是内地能开放个电视频道给我,我可能还会再努力努力,他们不给我,我也无所谓。钟生都退休了,我还要再拼搏?”

此刻从飞机窗户往下看,已是满目黄土石山,绿色植被越发稀少。

乔北严收回目光后,看向张青微笑道:“青仔,我们是企业家。我们和俞世勋不同,他是纯粹的商人,唯一在乎的,就是利润。我们要做的,是事业,传播事业,文化事业。赚多少钱才够多呢?投资我们不熟不喜欢的项目,靠资本去赚钱,我不喜欢的。”但话锋一转,话又说回来:“但我年轻些时,在南洋也炒楼,做过房地产。赚这些钱,是为了建南洋那一百多家影院,也做了好多慈善。所以你也不必全都学我,我现在有钱有势,你还要多努力,人家都不认得你啊。”

李芳洁凑趣道:“虽然你赚了不少,但财富不只是金钱,银纸再多有银行多咩?还要继续努力。”

钟曲也笑眯眯道:“要朝乾夕惕,才能功不唐捐。青仔,加油啊!”

说完,三个老人都大笑起来,似乎用他们的经验来逗逗张青,很有趣。

张青也跟着笑,和齐娟对视一眼后,点头道:“我会的。”

……

(

@书本网 . www.bookbenz.net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书本网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